教育信息化论坛 上旬- 2024年10期-知网

2025.07.02点击:

本期特稿

科研融入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以车辆地面力学及仿生行走课程为例邹猛;齐迎春;3-5

信息化教学研究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李建辉;李小敏;刘鑫;郭姣姣;6-8

人工智能赋能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王崎;余珮嘉;裴之蕈;9-11

互联网时代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鲁守璞;陈丹阳;赵薇;李晓艳;苏之勇;12-14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对策探讨冯一夫;15-17

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邓幸;18-20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孙婉然;21-23

大数据背景下新闻采编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任华飞;24-26

高等教育研究

基于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科研成果的教学资源转化研究靳洪允;洪建和;马睿;梁玉军;27-29

编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双语教材的实践与思考任小中;詹鑫鑫;30-32

基于多学科交叉理念的矿山生态与复垦课程建设研究胥孝川;顾晓薇;孙雷;包妮沙;33-35

“两性一度”指导下高等数学过程性考核方式研究车晋;36-38

面向计算机类专业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建设袁李萌子;高攀;39-41

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魏彩霞;42-44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何莉萍;周海玲;从兰美;王春梅;45-47

面向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析闫盛楠;赵琴;柴芯;48-50

新工科视域下基于CDIO-OBE的高分子材料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黄圣梅;胡国锋;赵春辉;梁红波;51-53

基于OBE理念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钟永友;任民宏;54-56

应用型高校竞赛引领教学改革创新与探索——以无锡太湖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为例单成婕;57-59

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教材改革研究胡蓉;60-62

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

石化特色专业集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张梅;江泓;刘战剑;张曦光;63-65

基于科研—教育—产业三元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郭英姝;张继;66-68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科教融合在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刘欣;杨定宇;吴文娟;69-71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以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王珍珍;李林涛;72-74

智能建造视域下高职土建类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李娜;黄志华;75-77

面向锂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模式探索胡经纬;李小成;饶先发;78-80

创新与创业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困境与对策探究金磊;吴晓伟;陈蕾;李玉环;81-8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胡永青;84-86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窄口径”实践路径探索吕泳其;周楷翔;87-89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书院制新范式胡玮;90-92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路径探索于佩鑫;93-95

大学生毕业与高质量就业衔接途径研究康兰兰;96-98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提升路径杜环利;99-101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辅导员心理育人实践路径研究王芳;102-104

实训与实践探索

海洋科学专业数据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陈美香;冯涛;程旭华;宋翔洲;105-107

以高校概念验证中心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杨志国;108-110

思政教育研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杜明强;111-113

机械工程流动与传热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吕继组;尹凝霞;114-116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武鑫;刘金龙;郭晓迪;张建刚;117-119

课程思政与外语专业课程融合的路径探索——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黄江娜;120-122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贺宇;123-125

专栏

《河南日报》特刊“了不起的甲骨文”的传播路径与策略研究程迪;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