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研究
2025.08.05点击:
摘要: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和民生福祉政策的落实,离不开基层劳动与社会保障岗位工作者的专业服务。近年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存在就业对口率低、职业胜任力弱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上海杉达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探索基于毕业生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方向,提出课程设置对口强化核心能力,实习实践贴合实际、丰富场域,教学方面拓展资源、创新方法,考核评价构建多元综合体系四条路径,以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适应力,更好地回应基层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 民办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资助: 2021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程思政背景下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在线教学活动设计——以职业敏感度提升为导向”(ZZssy21004)研究成果;
来源数据库: 基础教育
分类号: G642;D57-4;C975
- 上一篇:校企合作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 2025/8/5
- 下一篇:基于“四链”相融的金融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