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5年6月上

2025.10.28点击:

本期特稿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田海清;李海军;贺长彬;4-6

信息化教学研究

基于知识图谱和AI赋能的高等数学教学创新与实践李倩;张丽丽;伏文清;7-9

翻转课堂在知识产权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祝高峰;卢松林;10-12

数字孪生技术在高校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杨劲松;罗薇;13-15

高校“金课”建设背景下智能教学评价策略研究高越飞;16-18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研究闫瑾;19-21

数字化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探究郑琏;22-24

信息化环境下人工智能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孙嘉敏;25-27

AIGC赋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马莹;28-30

数智化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资源建设研究曹雨秋;31-3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云+端”教学模式探究——以鄂州职业大学为例何娴;34-36

“课堂革命”背景下新媒体营销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研究张弦;37-39

数智化背景下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魏明慧;40-42

翻转课堂在工业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晏程程;43-45

高等教育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智慧交通专业课程建设探索——以ARM嵌入式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熊宸;王子文;蒋格格;46-48

新时代高校“四个导向”教学模式实施路径研究马凯;陈昱名;49-51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刘丽强;52-54

“双师型”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困境与突破路径探究刘环;55-57

OBE-BOPPPS模式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高增伟;魏燚伟;贾志洋;58-60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2”高本贯通培养课程衔接研究赖素诗;61-63

职业教育促进河南乡村劳动力素质提升的策略研究王会芳;64-66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视域下管理会计课程创新改革研究李敏;张慧;67-69

基于概念感知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教学改革研究秦任远;刘良坤;潘兆东;70-7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种子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刘文星;贺小彦;冯雪;73-75

AIGC赋能离散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韩东;76-78

财经类高校微专业建设路径探究——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例陈豪;79-81

SECI理论驱动土地整治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刘志毅;吴大放;袁浩斌;82-84

OBE理念下民办本科院校大数据系统开发课程改革研究未春凤;何凯霖;刘子杰;85-87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机械专业为例赵倩;88-90

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研究陈亚非;王伟;管凤格;91-93

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浙江万里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夏伶;孙琪;王伟;94-96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究李倩;路士州;高佚婧;97-99

数字经济时代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陈向南;100-102

协同育人机制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研究李浩;张敏;吴凡;103-105

创新与创业教育

反向孵化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改革探索王宏艳;106-108

新文科背景下“双创”教育与经贸专业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吴云雁;109-111

基于O-AMAS有效教学模型的高职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沈洁;宋艳艳;朱颖;112-11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探索周紫瑶;115-117

就业优先战略下高职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研究谢翠艳;118-120

实训与实践探索

以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究——以海洋地质与环境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房强;李琰;江湉;121-123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产赛教”融合研究——以无人机测绘技术课程为例冉盈盈;师建辉;124-126

以可视化为创新设计语言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卢笑眸;曹宏;徐宝辉;127-129

产教融合视域下CDIO赋能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究童雯茜;130-132

思政教育研究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生课程教学与思政建设探索梁栋;陈仁祥;束海波;133-135

高校红色文化展馆助力思政育人的路径——以陇东学院为例刘月兰;路琪琪;136-138

研究生高光谱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周贤锋;张竞成;杨玲波;139-141

“互联网+”背景下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王海苗;刘灵;142-144

数学分析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研究曹明;145-147

产教科融合与思政浸入双驱动机制研究——以智能软件专业群为例周凡;148-150

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英语课程双维度思政改革探索与实践黄莎;李志伟;常宁;151-153

基于“传帮带”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探究王忠;李梦;李思言;154-156

高校精准思政建设研究彭微;157-159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工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组态软件项目开发与实践课程为例毛少文;朱涛;160-162

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上海某民办高校“校地共建”模式为例张旭;163-165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应分析与载体重构阚云静;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