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布医药健康协同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2018.10.14点击:
12日,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市科委、市卫生计生委等联合公布《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2500亿元。为此,北京市将制定北京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发展重点方向目录,在高校院所、医疗机构集中区周边推广新建专业孵化器,加快建设国家及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将临床试验和成果转化作为医疗机构绩效评价和人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的新增空间优先用于发展医药健康产业。
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500亿
本次发布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更加健全;医疗资源溢出效应显著增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
建全市共享的健康大数据中心
《行动计划》提出,首先要从重点领域与团队着手,制定北京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发展重点方向目录,重点支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脑科学与类脑、结构生物学等前沿方向;在部分前沿领域,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支撑原始创新成果培育。
在抓载体上,要在生命科学园试点建设专业孵化器,在高校院所、医疗机构集中区周边推广新建专业孵化器,提升现有孵化器专业孵化能力,同时加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提升建设。
未来,全市还将建设统一、开放、共享的生物样本库、健康大数据中心和数字化临床研究网络等。
科技转化挂钩医疗机构绩效评价
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雷海潮介绍,医疗机构将通过实施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转化医学研究专项等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水平和试验创新能力,计划新增机器人、数字医疗、新药和新材料等前沿领域27个项目;实施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与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及十大疾病科技攻关成果推广项目,组织100个技术团队推广技术140项,覆盖全市,推广至200余家基层单位;还将在市属医院深入实施“扬帆”计划,支持60个重点培育专业和20个重点扶持专业,开展100项临床技术创新研究;深入建设30家北京市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中心。
据2015年市医管局统计,市属医院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10%。对此,《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及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三级医疗机构设立研究型病房、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多种合作方式建立临床试验协同网络、试点建设独立的临床试验医院;将临床试验和成果转化作为医疗机构绩效评价和人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出台医疗机构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
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新增空间优先发展医药
《行动计划》规定,针对研发型企业,要研究建立创新品种审批绿色通道,协调加快临床试验,品种成熟后,支持建设高端产品生产线,实现在京落地转化和规模化生产;而对于生产型企业,应加大对企业生产线改造升级、上市品种规模扩大、重点品种二次开发、国际市场拓展、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今后,北京要在海淀区、昌平区建设千升规模的生物药中试服务平台、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生物药10万升代工生产服务平台。

要将医药健康产业列为主导产业的相关区要尽快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新增空间,加快产业布局,北部海淀区和昌平区要聚焦发挥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的科研优势;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新增空间优先用于发展医药健康产业,进一步提升高端制造聚集优势。

来源: 北京日报